按我加入菲常物語616區好友

熱門文章

想不開的時候,去這4個地方走走!
北島說:「一個人的行走範圍,就是他的世界。」
你行走的眼界決定了你看世界的境界,相比於生命風景,有幾個地方更值得你去走一遭。

1、醫院

Foria對自己第一次上醫院的記憶特彆強烈:
老公剛好出差,父母又不在身邊,整個人暈得分不清東南西北,卻只能強撐著一個人去刷住院卡,一個人去繳納費用,一個人去領葯。
扶著牆慢慢慢慢走,走進電梯用頭靠著的牆壁,感覺整個世界都快顛倒過來,身邊被濃濃的消毒水包圍。
總算來到病房,門外似乎有焦急的腳步和爭吵,以及搬運醫療器械的叮咚,恍惚中有人握緊了自己的手,接著便是一下刺骨的疼痛,然後聽到護士推動葯台、帶上房門。
就這樣迷迷糊糊不知道躺了多少天,沒人問候、沒人陪伴、也沒人前來看望,難受得連呼吸都成問題,最大的感受就是:

「健康是上天多麼好的賜予啊。」

台灣著名作家張曉風在《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》中寫道:如果容許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,我一定這樣規定:這一天不能用來娛樂或旅行,而是強迫人們去醫院參觀一下人類的「生老病死」。
在紐西蘭著名的林菲爾德初級中學就規定,每學期都葯組織學生到醫院參觀實習,從而感受健康和生命的意義。
作家婉兮寫道:「喜歡偶爾去醫院走走,那裡治身體的病,也撫慰焦慮躁動的心。因為強烈對比之下的心靈震動,總會讓我有所感悟,猛然醒悟活在當下有多重要。」
只有到了醫院,你才會發現:
能無痛無癢地坐在這裡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的思想;
能下班后自由歡快地行走在藍天白雲之下;
能在八小時之外約上三五好友沏一壺香茗聊聊身邊事是多麼幸福、多麼難得。
因為和健康相比,人生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,利益可以、金錢可以、榮耀可以,哪怕天塌下來都可以置之不理。

2、墓地

南開大學的盧幀教授曾花了5年的時間窮游49個國家,除了看風景,他每到一個地方都一定要去拜訪當地的名人墓地,對他來說:
「旅行其實不在於你走了多遠,花了多少錢,拍了多少照片,而在於你改變了看問題的方式。而墓地,則是最好的地方。」
有位成功的企業家每天都會提著沉重的文件包回家,工作到深夜。
每天卻依然焦慮不安,身體也開始吃不消,便去看醫生。
醫生問:
「你回家為什麼還要看那麼多的文件呀?」
「因為都是要處理的急件。」
「難道就沒人幫你嗎?你的助手、副總呢?」
「不行啊,這些都是要我親自批示的呀!」
「這樣吧,我給你開個處方......」
企業家接過醫生寫好的處方,上面潦草地寫著兩行字:「每天都墓地散步兩小時,每周要走滿一圈。」
企業家不解:「這是什麼意思?」
醫生說:「你去了就會明白的!」
企業家默然離去,按照醫生的指示每天到公墓散步兩小時,一年後,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,企業家不再事無巨細、面面掌控,而公司的業績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好。
企業家似乎也漸漸明白,

原來在生死面前,其他的事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,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。

著名學者許子東說道:「人生如果有什麼事情想不通,到墓地看看就通了。」因為「墓地,就是人生的縮影」。
其實墓地並非晦氣纏繞的地方,在一個文化發達的國家,墓地就是文化的象徵。在歐洲,不少墓地都是建在市中心,甚至是街心花園,而且建得很美麗,有綠樹、鮮花、椅子。
在法國巴黎,墓地甚至比埃菲爾鐵塔更具文化象徵意義,其中最著名的屬拉雪茲神甫公墓和蒙帕納斯公墓,每天這裡都有大量的遊人前來散步,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。
作家木木說:「人生最偉大的意義,就是在於即使我們知道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大結局,但我們依然還認真地活在這個世上,因為,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。」
去墓地走走,你才最能真切地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,讓你明白生活中的那些磕磕絆絆是多麼的美好,讓你懂得珍惜時間,珍惜身邊所有的人。
或許你會突然醒悟,曾經自己說過的話是多麼的可笑,自己做過的事又是多麼的幼稚。

3、監獄

網友達達在學校的時候曾參觀過一次監獄:
不準穿裙子、短褲、無袖服裝,不能攜帶手機、手錶等物品,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排隊等候,然後快速參加。
一進門便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,很難以忍受,犯人住的宿舍很狹小,一間屋子十二個人,被褥都是統一的。
給他們作報告的是一個貪污犯,被抓的那會兒孩子才5歲,他騙兒子說是自己出國了,現在孩子都滿十歲了,卻一直都不敢告訴孩子真相,甚至連想都不敢。
參觀完,達達的最大感想是:心酸,心情說不出來的沉重,很多人都是一念之差便走了一條不歸路。
電影《肖申克的救贖》中,監獄中瑞德的感慨尤為深切:
「毫無疑問,第一晚是最難熬的,赤裸裸地進囚籠,就像剛出身時那樣,消毒藥粉令皮膚像被火燒一樣。他們把你丟進囚籠,關上鐵門,那時你才感到這是真實的,瞬間過去的一切都離你而去,剩下的只有對過去的回憶。」
而結果是,「很多新來的人在第一晚都幾乎發瘋了」。
其中的一個胖子便在進來的第一晚徹底崩潰,哭著喊道:「我不屬於這裡!」、「我要回家!」、「我要見我媽媽!」
最後被獄警活活打死,或許在這裡才發現,沒有比自由更美好的東西了。
英格索爾說:「自由之於人類,就像亮光之於眼睛,空氣之於肺腑,愛情之於心靈。」

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自由都被剝奪時,生命也將為之失色。

去監獄看看,你會懂得自由的彌足珍貴,或許在重大的人生緊要處,你會更加懂得潔身自好、謹慎而行。

4、書店

如果想與高人對談,最廉價的方式就是去書店,或者圖書館,好處多,樂趣也不少。
王石在自己辦公桌上寫了兩句話,其中一句是:「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,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,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。」
反彈力從哪裡來?
王石的答案是:讀書。
2011年,59歲的王石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,到哈佛去讀書,不是去拿個名譽學位,而是熬到快奔潰地讀。
每天清晨,他花2.5分鐘的時間用微波爐熱一杯牛奶,烤一塊麵包,切半個西柚,再花三分鐘的時間吃早餐,剩下的時間都在幹嘛呢?
聽課、做筆記、聽講座、泡書店,每天奔波於公寓、學校、課堂和圖書館之間,比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還勤奮。
很多時候,人並不是被社會打敗的,而是被自己的懶惰和不思進取所拖累。
這個時候你大可捫心問下自己,有多久沒有上書店,有多久沒有讀書,如果答案是記不清的話,那麼恭喜你,你活該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。

去書店走走,你會明白自己有多麼的匱乏和無知,多麼地需要補充營養。

行走的意義,在於改變一層不變的思維。
就像盧幀所說:「旅行其實不在於你走了多遠,花了多少錢,拍了多少照片,而在於你改變了看問題的方式。」
哪怕只是繞床一周,也能勝過徒步地球一圈。
或許你真的應該出去走走了,不一定是名勝風景,醫院、書店、墓園、監獄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也許一不小心,就改變了你看待人生的方式。
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,請按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