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我加入菲常物語616區好友

熱門文章

14825218376998.jpg
十年前,有著「食人海洛因」之稱的廉價毒品——「鱷魚」Krokodil從俄羅斯流出,因其會造成吸食者肉體腐爛,皮膚變成如鱷魚般的鱗片狀而得名。

 「鱷魚」,藥效強,在當地價格比海洛因便宜3倍,卻比海洛因更容易上癮。目前這一毒品漸成歐美各大夜店新寵,每年導致大批吸食者死亡,並且有不斷蔓延到世界各地的趨勢,對人的生命安全有著毀滅性的影響。

▼ 警告!影片內容可能造成不適,點入前請慎重考慮! 
鱷魚」正式學名為「二氫去氧嗎啡」,其藥效類似海洛英,使用方法是將可待因(codeine)混合汽油、油漆稀釋劑、鹽酸、碘或紅磷,注射效果約2小時。
14825218385872.jpg
更嚴重的是,這種毒品會截斷血液供應,導致組織損傷、靜脈炎與壞疽,由內而外啃蝕使用者的身體,最後骨肉分離、骨骼外露,甚至需要截肢的慘況。使用Krokodil的人有些如同被鱷魚咬得皮開肉綻,最後只剩下骨頭和一些肌肉組織,輕則要截肢,重則連小命都不保,最多只能再活3年!14825218392776.jpg
值得警惕的是,這種東西最近開始大量流入台灣和東南亞,由於價格低廉,吸食後快感強烈,很容易讓一下叛逆大膽好奇的12~25歲的年輕人食用。
14825218396764.jpg
什麼是「鱷魚」?
就跟吸毒者用可卡因藥丸代替可卡因一樣,「鱷魚」則是另一種比較昂貴的毒品海洛因的替代品。「鱷魚」中主要活性成分為二氫脫氧嗎啡,它的活性是嗎啡的8-10倍,現在主要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瑞士,將其用作臨床鎮痛藥。

可待因,一種常見且易得的鎮痛藥,只需要經過三步簡單的化學反應就可以合成二氫脫氧嗎啡。與注射海若因每次需要150美元相比,「鱷魚」則便宜得多,每次注射只需要6-8美元的成本。
14825218401489.jpg
「鱷魚」是如何製成的?
問題關鍵不是二氫脫氧嗎啡的使人上癮,而是注射者根本沒辦法得到足夠純淨的成品。或許在實驗室,用可待因合成二氫脫氧嗎啡是輕而易舉的事,只需要經過三步反應。可是如果在自家的廚房,情況就不一樣了,由於缺少一些原料,他們經常採用汽油作為溶劑,混合著一些紅磷,碘酒以及鹽酸作為反應物與可待因片劑一起合成二氫脫氧嗎啡。

最終的成品往往是不純淨的橘黃色的液體混合物,正是這些雜質引起一系列的皮膚刺激反應,使皮膚看起來像鱗片一樣,最終皮膚組織被破壞。一旦注射處附近的皮膚遭到破壞,這一塊便開始壞疽。這樣就導致這一塊的皮膚開始腐爛,然後慢慢地剝落,最後只剩下骨頭。
14825218418208.jpg
為什麼成癮後,每時每刻都在注射與熬制?
儘管「鱷魚」與海若因性狀活性高度相似,但是持物時間卻比海若因短不少。一般來講,海若因注射一次可以持續4到8個小時,而「鱷魚」只有一個半小時左右。通常來講,如果利用這些易得的日常原料在廚房熬制一份「鱷魚」大概需要30分鐘到一個小時。

如此短的持續時間使得「鱷魚」的上癮者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中,一天24小時基本上在不斷地在熬制與注射,這樣才能維持藥效,不犯毒癮。任何人一旦上癮後,由於大劑量的使用,身體組織就會慢慢由內而外開始腐爛,在兩到三年內死亡,大部分人更會在首次注射後一年內斃命。
1482521841341.jpg
製作方法簡單,在家自製毒品
儘管俄國國內每年死於「鱷魚」毒品的人數高達3萬人,但仍舊約有25萬人沉迷在這一價格低廉的毒品中無法自拔,尤其是年輕人。由於「鱷魚」毒品由可待因和汽油或石油混合製成的,價格比海洛因便宜十倍。

其簡單的製作方法和低廉的價格誘使越來越多的人在家自製毒品。長期食用「鱷魚」毒品會導致吸食者血管破裂,最終引起壞疽滋生、肉體潰爛。
14825218425825.jpg
下面是大量從國外流傳開來的圖片,100%真實!
14825218431040.jpg
▲ 長期施打「鱷魚」的人會出現皮膚腐爛、骨肉分離的症狀,輕則要截肢,重則連小命都不保。
14825218434744.jpg
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,你的一次轉發,功德有多大,也許你自己都想不到!
14825218449267.jpg
一些無知,大膽好奇但是判斷能力不夠的孩子,正被這樣的東西毒害,也許你的順手轉發就是一次拯救!
14825218445495.jpeg
一次轉發就是一次拯救,別讓無知再次毒害生命!


支持一下給個贊 ▼▼▼


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,請按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