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施是因,福報是果——布施是最長遠的投資
佛陀時代,古印度憍薩羅國。
憍薩羅國公主善光,聰明伶俐,相貌端莊,人見人愛,花見花開。
這天,國王對善光說:「你能得到人們的尊敬,是因為父王的緣故。」善光答道:「這是我的福德因緣,不是因為父王。」國王問了三次,善光都做同樣的回答。
國王很生氣,把善光嫁給一個乞丐,並對她說:「如果真是因為你自己的業力,不需要藉助父王的勢力,就去證明一下。」善光依然回答:「我有我的福德因緣,不需要藉助父王的勢力。」
乞丐娶到美麗的善光公主,心中歡喜卻又茫然生活問題,但善光公主卻一點兒不擔心。善光公主來到乞丐丈夫破舊的老宅查看,老宅地面突然自己坍塌,顯露出埋藏的寶藏,原來乞丐的父親曾是憍薩羅國舍衛城裡最富有的人。
善光公主取出寶藏,僱人新建了宮殿般的宅院,又有了很多的侍從婢女。善光公主請父王到家中做客,國王見她現在的宮殿華麗莊嚴,比王宮還要好,不由得感嘆!
國王驚訝跑去問佛陀,善光公主以前做過什麼福德,能夠生在王宮之家,又身有光明。佛陀說善光公主在前世迦葉佛時,就很喜歡以飲食來供養僧人,將錢財布施給修道人,由於過去行善供佛的因緣,這輩子成為了公主且很富貴;公主現在的丈夫也是她前世的丈夫,因當時反對公主布施,所以貧窮,但後來同意並加入布施行動,也修了一些福報,這一世又遇到了公主,得到了幸福與富貴。
國王聽到佛陀所說的話受益匪淺,不再自大傲慢,深信並了解因果關係,歡喜而去!
善光公主的故事告訴我們: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,有福報,走到哪裡都有的吃,做什麼行業都能賺錢,因為福報在的緣故,福報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;沒有福報,錢也守不住,而且錢只能這輩子用。
范蠡
春秋末期的范蠡,他助越王勾踐復國,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,辭去官職去太湖經商。范蠡做生意非常有頭腦,不到幾年便富可敵國,他一生中,曾三次散盡家財接濟百姓,但散財之後不到幾年,又能再次積累萬貫家財。范蠡能夠賺錢,能夠散財,後來成為許多生意人供奉的財神,這個人是真正有大智慧、大福報,做什麼都能賺錢。
比爾蓋茨
其實這種例子在當代也屢見不鮮,如眾所周知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,他不但是世界首富,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家,每年投入幾十個億到慈善事業,還宣布死後財產全部都捐贈給慈善機構。
改革開放初期,那些人賺到錢的,都是自己本來有福報,再加上開放的因緣,就賺到錢了;如果自己沒有福報,怎麼努力,賺來的錢,也是小錢。有的人做什麼都賺錢,有的人做什麼都只能養活自己,這就是福報問題。
很多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財,除了工作、創業、理財、彩票等方式,甚至還有坑蒙拐騙等非法手段。但其實除了這些之外,還有一種雖然看不到短期利益,卻能夠富貴一生的方法,那就是布施。
布施是最長遠的投資,因為布施積累的不是財富,而是福報。福報有兩種作用,一是讓你能夠承受越來越多的財富,二是讓你能夠換來許多金錢無法換來的東西。佛陀曾清楚地告訴過我們,發財的因是什麼呢?不是貔貅,不是發財樹,而是布施。
中國人經常講一個詞「捨得」,很多人都會用,就是「布施才能得到」的意思。你舍財,你得財富;你舍法,你得聰明智慧;你施無畏,你得健康長壽。你舍什麼,你就會得什麼;你捨得多,你就得的多,你舍的少,你就得的少,你不肯舍,你就一無所得。
當我們種下幫助他人的種子,我們收穫到了就是獲得他人的幫助。然而很多人卻不懂得因果的取捨關係,甚至有人用坑蒙拐騙等損福報的方式來換取福報。
錢財易得而福報難求,奉勸各位朋友,現在有錢也好,沒錢也罷,請記住兩點:
一、即使現在沒錢,請不要折損自己的福報,因為這可能會讓你有錢一陣子,但會讓你後悔一輩子;
二、不論是否有錢,請好好積累自身的福報,錢財是留給有福報的人的。
有了福報,一切財富都能為你所用。
過去因,現在果; 現在因,未來果。
或許你也愛觀看:
支持一下給個贊 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