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車展看一輛車好壞需要多長時間?只要懂這幾點,10分鐘就足夠了!
每個有心看車的人,在車展多多少少會遇到上述情況。嘈雜的環境加上各種無關人員的干擾,真正能把目光集中到車上的時間,恐怕不到十分鐘。
難道在車展就不能好好看車麼?別急,一貓汽車網總結的幾點方法將幫助你在10分鐘內大致判斷出一款車是否符合自身要求。
外觀
關於一臺車的外觀,並不是看看漂不漂亮就完事了。建議大家,外觀除了看造型,還要留意鈑金和漆面的造工。「鈑金和漆面的功夫能看出一個車企的用心程度。車展現場的燈光比較強,可以藉助燈光從側面小角度地車身,看車身是否存在凹陷,車漆是否有厚薄不一、顏色不均的情況。」
看車漆面的色差,可以重點留意下前後保險槓與前後翼子板部位。因為塑料件與金屬件對車漆的上色程度是不一樣的,或多多少會存在色差,但如果用肉眼能輕易分辨出來,那這車的塗裝工藝水平也是強差人意。
另外,對於像門縫、發動機蓋兩側、保險槓連接處等地方,也經常出現接縫大小不一的情況,這直接反應了車廠沖壓和焊裝工序的功力。我們可以用手尾指順著接縫去感受,看縫隙粗細是否有變化。還有一個巧妙的方法,運用你手中的銀行卡(縫隙太粗可以用兩張),接下來該怎麼做大家應該都懂的。
內飾
難得排隊進入車內,不少朋友會興奮不已地亂摸,其實這樣沒重點地看等於什麼也沒看到。那麼怎麼判斷內飾好壞呢?
坐進車內之前,先別急著把弄按鈕。首要事情是把座椅以及方向盤調節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,感受在正確駕駛坐姿之下方向盤角度是否舒服。
另外,中控是駕駛者接觸最多的部位,美觀與否固然重要,但一些常用的按鍵,如空調、警告燈、音量調節等,分布是否合理,操作是否順手,也是一個評價標準。
中控的按鍵是不能忽略的地方之一。特別是像空調、音量等旋鈕,阻尼手感會直接影響操控精準度,雖然對駕駛影響不大,但這是內飾質感的直接反映。
再深入一點,可以看看內飾上各版面的用料,這需要用手去摸。若是軟性皮質的那就非常舒服了,但如果是那種硬塑料而且手感很粗糙版面那真的是欠缺誠意了。
另外,現在很多廠家喜歡用金屬飾條和鋼琴烤漆版面來裝飾中控,對於前者,可以檢查是否存在松動異響,對於後者那多加要留意了,因為鋼琴烤漆版面很容易成為指紋收集器和形成『太陽紋』。
空間
後排空間是絕大多數消費者注意地方。一般來說,膝部和頭部空間是判斷後排空間是否充裕的主要標準。但這只是針對部分兩廂車和運動型轎車而言,大部分SUV、緊湊級以上的轎車都能提供充裕的後排空間。由於設計的問題,兩廂車和運動型型轎車的後排空間都或多或少地被壓縮,消費者在選車時要懂得取捨。
另外,對於五座車來說,後排中間地板的突起部位不能被忽視,這直接決定中間乘客的舒適性,所以這要考慮車輛使用人數的問題。
動力
當在車廂內轉了一圈之後,是時候像大多數「老師傅」一樣,打開發動機蓋品頭論足了。但究竟對著發動機艙該看什麼呢?
因為發動機是整車的主要震動源和噪音源,如果布線過於錯亂,噪音大不說,引起自燃也是分分鐘的事。所以,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,打開發動機蓋並不是看看發動機銘牌,而是要觀察線路布局是否規一,各種管線的包裹是否密實。
幸好現在包括中國品牌在內的大部分車型,發動機艙的規整度都做得很好。但需要注意那些由一大塊發動機蓋覆蓋整個發動機艙的車型,完全看不出內部的布局,表面看上去是很整齊,但內部怎麼布局就無所得知了。
功能配置
對於一些年輕消費者,可能對超車內的高科技配置比較感興趣,比如新推出的中高級車必須配有手機映射功能,低配車也必須要配有AUX或是USB接口。如果連這些都沒有,那開車來有什麼樂趣?
還有,對於有中控大螢幕的車型來說,畫面切換是否流暢,觸屏是否靈敏這也影響使用的關鍵因素,因為你眼睛沒可能時刻盯著螢幕,一個快捷清晰的螢幕帶來的是更好的安全性。」